2002年4月至今,我已在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作十四年。这十四年来,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更替中,在一次又一次的课堂传授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师德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是一条一字之规。师德,需要我们在一点一滴的工作中的身体力行,需要三番五次的换位思考,需要用千言万语与学生的互动沟通。
一、学高为师,身体力行,多方学习,丰厚专业素养。
工业设计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本身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为鼓励工业设计专业研究生的写高水平论文的兴趣,提高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的学术能力和水平,我个人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计算机图形学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前沿理论和知识,如图形聚类分析算法、以及基于案例推理的机器学习技术与方法等。并将相应知识与工业设计专业结合,亲自撰写学术论文:基于特征相似的产品族形谱库构建,以及一种针对轮毂产品的用户风格偏好度自动判定方法。在我的指导和带领下,学生们也开始有勇气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并于2015年在国际EI期刊上发表智能轮毂形态修正系统一文。2015年的奖学金评审共有四个名额,我带的学生就拿到其中三个。
二、深入学生,换位思考,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来大学学习,到底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我经常在思考。曾经听一位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现在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机械专业专家教授讲起当年他们上大学的目的。他说,他们当年考大学,无外忽三个原因:换地方、换身份和换媳妇。换地方,就是从农村换到城市;换身份就是从下乡知青或贫下中农换成工人或知识分子,换媳妇就是上了大学,就可以不用娶家里给安排的农村媳妇。
“三换”道出了当时上大学的历史性原因。而在今天,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也使得当今的大学生对上大学的目的变得模糊化、失重心化、动态化和多元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利用课间与学生交流,探问他们考大学的原因,深深感受到学生们思想精神上的变化。很多同学是模糊不清的,他们受应试教育多年,是家长和老师的督促,把自己推进大学,进了大学就开始迷失,因为再也没有什么重大考试要必须去面对。有些艺术类学生是为了重点本科文凭的,他们文化课成绩低,不考设计艺术类,就考不上一本大学。还有的学生是受了青春文学小说的感染,来大学找浪漫,谈恋爱。只有少数同学目标明确,为了自己从小的理想,或为自己未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不同的学习目的,势必导致不同的学习状态。作为教师,如果一味地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努力学习,达到优秀专业水平,是不客观现实的。刚上讲台的时候,我以为,一个优秀教师,就是有能力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优秀学生。而现在,我认为,一个好老师,就是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给学生所需。教师,不是塑造一个学生的灵魂,而是助力灵魂的成长。建立与时俱进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是师德培养的一部分。
三、深入基础教育工作,从源头认识师德的意义和内涵。
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已处于学生培养的末期。学生们从小学、初中、高中近十二年的学习经历,已经在他们心中对老师的形象和态度形成一种认知。所以,师德培育,如果只局限在大学课堂,那未免为时过晚,效果过浅。
我经常利用寒暑假时间回到老家,给假期中小学培训班代课(义务)。我把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故事,讲给二、三年的小学生们,使他们了解,学习不是为了考高分,而是为了更自由地生活,更独立的思考。虽然我个人的行为和影响有限,但这些“新鲜”的观念,一定会滋润越来越多的孩子的心灵。
在和小学生的接触中,我深深体会到,爱的教育,是最基础的师德培养内容。很多人都在抱怨独生子、90后、00后,说他们自私自利,好逸恶劳。我觉得,这也是中小学基础教师师德培育缺失的一种恶果。如果不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孩子们的爱心培养,又怎么能保证长大成人后的人格健全呢?
作为高等院校的老师,不要把师德培养看作一个为自己脸上贴金的事情,而要视作一个持续延伸的行为。师德,是教师一生的积累,一世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