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理学院分工会成功承办科普开放日活动,此次活动涵盖了启动仪式、科普志愿者聘任、科普讲座、科普成果展、科普体验与科普基地开放等多个精彩环节。系列活动在燕山大学东西校区多个场馆同步开展,吸引了众多校内外人士的关注与参与。


启动仪式
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张国强,燕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春玲,京津冀物理科普联盟高校专家代表等校内外领导专家参加相关活动。


张国强、严书亭、侯培国为志愿者颁发聘书


科普报告
当日9时,活动启动仪式在燕山大学理学楼C107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李春玲在致辞中指出,燕山大学作为扎根京津冀的高等学府,始终秉持“匠心为国铸重器、矢志不移育英才”的初心使命,将科普工作视为推动学科发展、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平台。张国强在讲话中强调,本次活动不仅是京津冀地区科普资源协同共享的生动实践,也是高校积极参与地方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体现。


活动现场
本次开放日特别注重增强亲子互动与家庭参与,精心设置了多项科普体验环节,吸引了不少家长带领孩子一同走进科学世界,感受科学的魅力。燕山大学物理实验科普基地等场馆成为亲子“打卡”的热门地点,现场互动频繁,科学探索氛围浓厚。据统计,活动当日累计接待参观者约500余人次,其中包括众多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及其家庭成员,形成了“小手拉大手”共学科学、共探奥秘的良好氛围。这种亲子共同参与的模式,不仅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也让科学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有效传播。
此次系列活动不仅搭建了京津冀高校间科普资源共享的桥梁,也通过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形式,将物理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社会公众,激发了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科学兴趣。活动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服务区域科技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下一步,理学院分工会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与京津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普合作,进一步整合校内科普资源,完善“基地开放、专家讲座、志愿服务”三位一体的科普工作体系,并探索推出更多适合亲子共同参与的科普项目,以更加优质的科普服务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地方科技进步持续注入理学力量。